王阳平(中)赴赞比亚谦比西铜矿考察
二十多年来,他风餐露宿,奔波于祖国的山川峻岭之间;二十多年来,他刻苦攻关,出色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任务;二十多年来,他不辞辛苦,踏遍千山万水,唤醒地下的千年宝藏。他淡泊名利、不求回报,强烈的责任感让他担当起地调院党建和地质技术的工作重担;他勤勤恳恳、善于创新,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人性化的管理,赢得了地调院职工的信任与爱戴;他求真务实、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领导所应有的睿智、果敢和高瞻远瞩。他就是地调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王阳平。
勤于学
王阳平1984年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地质专业。参加工作后,他就一直以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为楷模,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深入野外生产实践,拓展专业思维。他第一次参与的项目是江西永修梅棠铀矿普查,被安排在一分队地质钻探组从事岩心编录工作。岩心编录员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虚度光阴,而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跟着野外地质组的老同志上山进行地质填图、地质槽探,进矿井、到老坑道开展地质调查。老同志见他虚心好学,都愿意把几十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一一传授给他,手把手地教他使用罗盘、看地形图、绘地质图、古生物标本辨认等基本地质勘查技能。凭借着这种吃苦精神,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质队员,合格的地质组长。
躬于行
1987-2005年,他先后参与了修水园山坪——来塘金矿普查项目、修水马坳砂金岩矿勘查项目、修水东津铀矿详查项目、青海柴达木铀矿区调项目,负责编写了《修水董坑铀矿储量报告》、《婺源沱口金矿普查报告》、《修水烂泥塘金矿普查报告》以及《青海柴达木铀矿区调报告》等地质报告,掌握了从勘查设计到提交报告各环节的工作要点。其中,他主持编写的《修水董坑铀矿储量报告》和《青海柴达木铀矿区调报告》获得部优秀报告三等奖,《修水马坳砂金岩矿勘查报告》获得了省储委良好报告奖。由于他虚心好学、勤奋肯干,他成为大队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并先后担任工勘院地质组组长、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和地调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承担了多个项目的勘查工作,成为大队出色的地质勘查领军人物。
作为地调院党支部书记和常务副院长,王阳平除管理好院党务工作外,还需管理好地调院的各项日常工作。他积极主动参与院生产经营决策,搞好经营服务和经营管理。对基金类地质项目和商业性地质技术服务项目进行量化管理,定人、定量、定时、定责;对地质科技成果报告编制和野外地质项目生产管理等工作进行分阶段量化考核。使经营管理工作井井有条。作为院领导,王阳平深知人才对地调院发展的重要性,他坚持做好“传帮带”工作。近年院里新进的一批年轻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为了让他们尽快胜任工作,王阳平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思想,关心他们的生活,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快速成长。
潜于心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2012年,王阳平意识到页岩气作为新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他主动担任了局重点科研项目《赣西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总负责。期间,他大量的翻阅查找与页岩气相关的资料,亲自赴修水地区实地考察,了解掌握赣西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的宝贵资料,并成功申请到全局首个气体勘查乙级资质。2013年,他还担任了洞下、志山源两个省基金重点项目的总负责,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及野外工作经验,他实地踏勘选择钻孔位置,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使两个省基金项目取得了“一片飘红”的找矿成果,为申报中央基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廉于身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局优秀政工干部,王阳平深知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他生活朴素,穿着简单,并经常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各方面难题。他常说:“任何事情都要从小处做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身先士卒,经常下到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野外技术工作,对野外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他和大家一起在野外吃粗茶淡饭,一起在山上谈天说地。近日,他还亲自带领年轻地质人员赴修水地区实地踏勘,精选找矿靶区,为省基金项目续项提前做好准备。他就是一个面对荣誉,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自觉用行动高举着共产党员旗帜的人。
结语
情系地质三十载,耕耘心间一方田。默默无闻全奉献,收获人间满芳菲。让我们用心去触摸他殚精竭虑、付出艰辛与智慧的岁月年轮,去追寻他为地质事业发展矢志不渝、跋涉奋进的足迹,去聆听他在精彩的地质找矿人生中奏响的一曲曲华彩乐章。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