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新闻 > 文明要闻
    背街小巷改造:变化看得见 百姓得实惠
    日期:2020-11-17        来源:九江新闻网        访问量:

      进出家门口,走上平坦路,让千家万户百姓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这是今年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开展背街小巷改造后,市民亲眼看得到变化,感受到实惠的真实。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宗旨。今年,我市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背街小巷延伸,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说起变化,一些住在背街小巷的居民竖大拇指点赞:“变化看得见,我们得实惠,虽然今年创建未能取得成功,我们会继续为接下来的文明城市创建加油!相信九江一定行!”

      小巷连着民心关系万家幸福

      背街小巷关乎着大民生。在九江市民眼中,每条小巷都有着自己的内涵,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今年,为补齐创建“短板”,让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全市安排1.4亿元专项资金,对中心城区150余条背街小巷开展整治,重点围绕农贸市场周边、商业大街周边、社区周边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按照“路平、沟通、树绿、墙白、灯亮、线齐、畅通、有序”的要求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整治改造,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的整体环境明显改善。浔阳区由于是老城区,不仅背街小巷多,有的背街小巷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虽然它们叫不上名字,但是它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政府,是政府与群众互通的“连心路”。在大中路附近有一条改造完毕的小巷里——京九巷,过去年久失修,小巷脏乱不堪,路面坑洼不平,下水道盖板破裂,管线更是杂乱无章。今年彻底改造后,小巷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居民无不拍手叫好:“再也不担心晚上回家漆黑一片了,住在这里心情比以前敞亮多了,现在我们这里的居民个个打心眼里高兴。”在一些老旧小区周边,还有一些过去“被遗忘的角落”,经过改造后,背街小巷面貌翻天覆地,白水湖街道九针社区的九外支巷九针25号院位置较偏,前有楼院,后无出路,整治前属于典型的脏乱差背街小巷,创建文明城市时,浔阳区、白水湖街道充分听取民意,现场办公,将巷道里面的小广场、楼道前花坛、墙面、路灯及下水管网进行了全面翻新和维护,重新铺设了道路,硬化了场地,粉饰了墙面,并且特意将高大的樟树完好保留下来,并用防腐木长椅装点树围。社区居民王桂兰竖起大拇指称赞:“每天从巷子进进出出,我们心里都感觉到亮堂多了!”

      留住了烟火气改出了新面貌

      开发区滨兴街道三马路周边是九江的老城区,这里还保留着翠福里等九江市历史建筑,还有房管所的直管公房以及百姓自家建的私房等,一条条窄窄的巷子弯弯曲曲、四通八达。环河东路虽说是叫“路”,实际上是不足2米宽的小巷,最窄处只有1米,因靠龙开河较近,得名环河东路,两边是密集的民居。72岁的程美仙老人家门口的门牌号是“环河东路2号”,老人说:“在这里住了56年了,巷子窄了点,排水不好,前几年下大雨,雨水不能及时排走,往家里倒灌,后来把主干道排水沟清了清,水才慢慢退去。”小巷改造后,留下了老底子的九江味道,一些历史建筑修旧如旧,行走在这里,仍然能感受到老九江的烟火气息,又能看到崭新的变化。浔阳区甘棠街道赵家花园支巷,原本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铺上了灰色的青石板,整齐美观;杂乱无章的弱电线被巧妙地隐藏起来;破损陈旧的门头换上了古朴端庄的木式招牌;裸露悬挂的空调外机装上了铝质护栏,与改造前“路不平、出行难”的状况相比,小巷面貌已悄然“变身”,令人耳目一新。

      看似不起眼的背街小巷,恰恰体现着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今年以来,九江的背街小巷变美了、变靓了……这些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正在悄然换新颜。谈起小巷改造后的环境变化,大家都说:“背街小巷改造,实实在在办好了我们居民家门口的暖心事!”(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洪永林)

    已有 人赞过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
甘棠街道能仁寺社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
  • 为深化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扩大法律普及的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率,11月25日,由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丨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各新时代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