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在这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我们的身边有无数个“雷锋”在逆行、在坚守,用无畏和奉献守护着人民,守护着一座座城市。身着红马甲的他们,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城市运行、应急服务、民生保障、社区防控等重点领域和防御一线工作,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彰显社会道德力量,让九江这座城市变得有温暖,有热度,充满正能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下,全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更是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我是党员,我先上!”一位位老党员们自愿请战、投身防疫一线,用“硬核”担当叫响了“我是老党员”,让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他们一个个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正是这些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给了广大民众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也凝聚起守望相助的社会合力。
“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站好这班岗!”77岁的老党员赵治延这样说。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一个多月来,活跃在九江各个社区的志愿者们,一些是机关干部、一些是企业职工,还有一些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一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就变成了防疫一线的“战士”。
是新闻工作者,也是抗疫志愿者!来自九江日报社的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抗疫”工作
他们坚守在城市的各个小区门口,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政策解释说明等相关工作,指导居民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争取大家对管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配合检查做好防护的社区居民,他们以礼相待,对有抵触情绪的居民,他们就耐心劝说,对于极个别蛮横不讲理的,他们也会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他们用坚守换来万家安宁。
人人学雷锋、时时有“雷锋”,雷锋精神不高也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看到身边的“雷锋”,就想做下一个“雷锋”,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来,喝杯热水把,你们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与家人团聚,每天在路口排查登记出入人员,你们辛苦了。”这是发生在2月23日长虹大道58号疫情值班口的感人一幕。
给志愿者们送上热水的是在附近开宾馆的刘师傅,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单位志愿者每日都在这片无物业的小区口把守,严格按要求把控着进出的每一个居民。
疫情无情,人有情。虽说是小小的一杯热饮,但让防疫执勤点的志愿者们感到格外暖心,也鼓舞着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
“我们自愿加入蓝天救援抗击疫情防控队,在武汉的每时每刻一定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冲锋在前、守土尽责、保证完成任务!”一句句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响亮又坚定,感动你我。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没有什么比集结请战更有力量,没有什么比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更加鼓舞人心。疫情面前,我市都昌县、柴桑区5名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积极响应、主动请战,在征得家人同意和理解后,勇敢逆行赶赴武汉“疫”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武汉。
他叫吴文昊,1999年出生,是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努力说服父母后,他来到社区主动要求参与抗击新冠肺炎志愿工作,负责在辖区内给前期电话排查找不到的住户,上门贴温馨提示,让居民主动到社区进行登记。他一次次排查,一次次地往返于每个楼栋,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内进行居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等工作。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排查到下午六点,整整十个小时的工作量,虽然每天回家后累的疲惫不堪,但却非常充实。
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危难时刻更要挺身而出,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共抗疫情人人有责,在志愿活动中,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担负责任。”
3月5日,九江市益善志愿者协会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为守卫九江长江大桥的浔阳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送去慰问物资,感谢特巡警官兵守护了鄂赣通道的安全,为九江人民铸起第一道安全防线。
随后,志愿者又带着爱心物资慰问了怡康苑宗婆婆,月亮湾杨师傅,锁江楼潘师傅三位孤寡老人,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给他们送去一抹暖意。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不隔爱,益善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