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无情人间有爱。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很多奋斗在一线的九江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舍小家为大家,用个人小爱铸就社会大爱,涌现了一大批好人事迹。为大力弘扬抗击疫情中显现出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的奉献精神,九江新闻网推出《身边好人战疫故事》专栏。
今天,跟随小编一起看看
【为战“疫”点亮光明 ——
记国网濂溪区供电公司姑塘供电所高压班班长江晓冬】
的故事
江晓冬,国网九江市濂溪区供电公司姑塘供电所高压班班长,1973年10月29日生,中国共产党员。2012年省公司安全生产个人,2018年国网九江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先进个人,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区公司优秀班组长。
在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里,江晓冬同志始终坚守抗击疫情保电第一线。从大年三十至今,他带领班员除了开展日常的线路和设备运行特巡外,还就当前危急的疫情形势,肩负起姑塘镇、威家镇及虞家河乡三家卫生院及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赛得利(中国)有限公司两家消毒液、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的特巡及保供电工作。他坚持每天带班,对重点区域日巡两次、夜巡1次,确保了重点保电区域电网零闪动。
2月4日中午,江晓冬接到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打来的求助电话,称厂里自己配电房出了故障,真空开关怎么合也合不上,厂里的电工不会修理。一批支援湖北孝感的消毒液还在生产线上,耽误了时间就会全部报废。接到电话,江晓冬立即放下手中的盒饭,戴着口罩,背着工具、器材,进入厂区。为了查找故障,他钻下电缆沟,顺着狭窄的过道,摸爬前行到一个个车间。最后,在配电房里找到了故障,原来是合闸线圈烧毁故障。江晓冬顶着饥饿,在灯光昏暗、视力变弱的不利条件下拆卸更换复杂的断路器合闸线圈,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完美地完成了线圈更换工作。从1月24日,防疫保电工作启动,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没有准点吃饭了。
2月4日,江晓冬在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配电房内安装合闸线圈。
九江与湖北黄冈一江之隔,确诊病例过百,随着疫情发展,市政府决定紧急启用——第三人民医院马祖山分院,作为九江新增疫情定点医院。这个被外界称为九江版“小汤山”的医院就在姑塘供电所辖区内,在非典期间就完成房屋建设,但功能不够完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2月7日,区供电公司接到政府的函告后。为了保障医疗救治所需的稳定供电,江晓冬带领全班迅速行动,在接到任务当日,就对该院配电变压器和配电柜开展检查、试验及消缺,顺利完成高压隔离开关及高压计量装置的更换。同时,调用发电车作为应急电源。
2月7日,江晓冬在九江市三医院马祖山分院安装计量装置。
在检查过程中,江晓冬发现传染病病区为单电源供电,考虑到医院供电可靠性存在风险,他及时提出增设第二回电源线路的方案。从正月十五开始勘察,订方案,找政府协调,他一刻也没有停歇,双眼经常红肿胀痛。由于长期在外奔波,又加上三医院马祖山医院是高度的感染源,为了不影响家人,他搬进了办公室,饿了就到食堂煮点方便面,困了倒在沙发上休息一下。2月11日医院如期投入使用,收治确诊病人20余人。江晓冬不惧危险,每天到医院进行设备巡视、线路施工,连续作战的他双眼熬得通红。
经过3天的鏖战,江晓冬带领全班员工完成了第二回线路的施工,共敷设10千伏电缆500余米,架空线路200余米,安装环网柜一台,真空开关二台,高压计量一台。2月12日14时20分,经医院同意停电接入第二电源时,由于2天的雨水冲刷,导致刚安装好的环网柜基座地下冲刷出大量泥土,电缆无法接入。
2月12日,江晓冬在九江市三医院马祖山分院做送电前的最后检查工作。
此时,离恢复送电时间只有40分钟,江晓冬明白,医院给的停电时间是12时至15时,过了这个时间有10多名患者要进行治疗。为了抢时间,江晓冬硬是用手刨、铲撬,一点点的将基座下的泥土刨出。雨水浸湿他的衣衫,在体温的作用下升起了一层白雾,全身上下裹满了泥土,就是这样在4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清完了基座下所有泥土,在15时前保障了送电成功。
江晓冬,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为医院、企业抗击新冠肺炎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