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新闻 > 文明风采
    点赞!谭策铭获评2019江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日期:2019-09-04        来源:        访问量:

    27年专注于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
     

    谭策铭获评2019江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市柴桑区的谭策铭,27年来一直专注于做好一件事——自主创办并持续做优、做精“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致力于为祖国和家乡的森林植物分类学事业贡献力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日前,谭策铭被评为2019江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1981年,谭策铭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原九江县狮子公社担任文书。然而,仅仅过了半年,谭策铭就主动向组织请求调往岷山林场担任林业技术员。领导和亲友们都很不理解他放弃当干部的机会,他却认为,既然学了林学专业,就要一辈子认真做下去,努力在专业上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这样才算不辜负国家的培养。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83年他被调进县林业局,从技术员、助工、工程师到高工,职称的变化见证着他在林学领域的进步。

      1992年11月,国家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离岗创办开发型、科技型经济实体”,谭策铭心想,“九江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而全市还没有一家森林植物标本馆,我何不利用专业所长,创办一家森林植物标本馆?”

      谭策铭说干就干,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很快与单位办好了相关手续,离岗创办民营“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他始终坚持不要国家事业拨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方面,他在大学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到为国家植物学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采集科研教学标本,以所得微薄标本采集费维持标本馆正常运转;一方面,他执著追求,历尽艰辛,依靠自己和全馆员工辛勤采集积累,不断保存和积累馆藏标本,如今馆藏标本已经积累到6.3万份,累计鉴定出馆藏标本植物300多科6000多种,基本达到江西省国家中等植物标本馆馆藏水平,成为全国第一家初具规模的民营森林植物标本馆。

      2013年,谭策铭位于原九江县城内的小标本馆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政府给了拆迁补偿400余万元。身边很多人都说,“老谭这下发了,可去市里买几套房!”可是谭策铭一套房也没买,而是将这笔经费建起了一座6层结构3800平米的新标本馆大楼,辟有科普展厅及标本制作、鉴定、保藏、资料收藏和教学实习等20余室,添置了现代化的标本柜等设施,新馆可收藏标本25万份。

      建馆27年来,谭策铭的标本馆累计为国家无偿捐献正号标本1万份;向母校江西农业大学无偿捐赠正号标本2千份;累计为国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采集输送科研教学标本3万1千余份;累计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标本资源平台输送数字植物标本54600份;累计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国家种质资源库采集输送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样品2278份。

      近些年来,谭策铭还将标本馆作为科普教学平台,提供参观学习等公益性社会服务,年均接待来自九江市县区中小学生和全国各地大学生、研究生及其他各界人士3000多人次;并先后为省内外大专院校带学生赴庐山野外教学实习11次;参加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5项;参加省、市级森林植物资源科学考察13次;参加县区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月、科技培训讲座、送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12次。与此同时,谭策铭还先后撰写建言献策论文6篇,编辑植物学科研、科普书籍8本。

      谭策铭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肯定,获得九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江西林业科普人物奖、全国老友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等各级荣誉和表彰30多次。

      如今,年近古稀的谭策铭仍然坚持植物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工作,他的目标是将馆藏标本提升至10万份。他还有个心愿,“等到条件成熟时,我想把标本馆无偿捐献给国家,以便让标本馆得到更好且持续的发展!”

      (记者 陈修平)

    已有 人赞过

​浔城四月 只此青绿
​浔城四月 只此青绿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文明单位第36期
127场活动掀起垃圾分类新热潮!九江中心城
  •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生活一大步。”今年一季度,九江中心城区以127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
打造书香社区 共建文明城市
打造书香社区 共建文明城市
  • 文明实践照亮成长路 “宝贝出村” 开启文化之旅 
  •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都昌县:特色文化课赋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